說到注冊商標,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于如何取好商標名了。因為商標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商標注冊能否成功以及是否能給廣大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的到底如何才能取好商標名呢?
商標的名字不僅要朗朗上口,還要具有深沉的含義,這樣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青睞。
地域法
將企業產品品牌與地名聯系起來,使消費者從對地域的信任,進而產生對產品的信任。
因此,將具有特色的地域名稱與企業產品聯系起來,確定品牌的方法,有助于借助地域積淀,促進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中外法
運用中文和字母或兩者結合來為品牌命名,使消費者對產品增加“洋”感受,進而促進產品銷售。
如“TCL”就是單獨用英文字母,增加了“洋氣”:“海信”的英文“HiSense”,在外國人眼中是“High Sense”,即“高靈敏、高清晰”的意思,為產品推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鋪墊。
企業名稱法
將企業名稱作為產品品牌來命名。像我們蘇州本土的波司登、好孩子、稻香村、三萬昌、貝思特、雷允上等等。
運用企業名稱法來進行產品品牌命名,有利于形成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相互促進,達到有效提升企業形象的目的。
人名法
將名人、明星或企業首創人的名字作為產品品牌,充分利用人名含有的價值,促進消費者認同產品。
如“李寧”牌,就是體操王子李寧利用自己的體育明星效應,創造了一個中國體育用品的名牌。
還有例如“王致和腐乳”、“張小泉剪刀”、“福特汽車”、“惠普”、“喬丹運動鞋”、“松下電器”等等都是用人名來命名品牌,可以提高認知率。
時空法
將與產品相關的歷史淵源作為產品品牌命名的要素,使消費者對該產品產生正宗的認同感。
眾所周知的“道光廿五”酒,就是在1996年6月,凌川酒廠的老廠搬遷時,偶然發掘出穴藏于地下152年的清道光乙巳年的四個木酒海。
后經國家文物局、錦州市人民政府組織考古、釀酒專家鑒定,這批穴藏了一個半世紀的貢酒實屬“世界罕見,珍奇國寶”。
企業于是抓住歷史賦予的文化財富,為用這種酒勾兌的新產品酒取名“道光廿五”。“酒是陳的香”,消費者只要看到“道光廿五”,就會產生喝到祖傳佳釀的感覺。
因此,運用時空法確定品牌,可以借助歷史賦予品牌的深厚內涵,迅速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數字法
用數字來為品牌命名,借用人們對數字的聯想效應,促進品牌的特色。
“7-11”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和便利店特許商,意思是用從1946年推出的、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早7點到晚11點開店時間的服務特色來命名,至今已成為世界著名品牌。
因此,運用數字命名法,可以使消費者對品牌增強差異化識別效果
功效法
用產品功效為品牌命名,使消費者能夠通過品牌對產品功效產生認同。
如“腦輕松”就是一種“健腦益智”的營養口服液的品牌;“飄柔”洗發水,以產品致力于讓使用者擁有飄逸柔順的秀發而命名。
運用功效法命名品牌,可以使消費者看到品牌名稱,就聯想起產品的功能與效果。諸如此類還有“快譯通”、“好記星”、“瀉痢停”等等。
目標法
將品牌與目標客戶聯系起來,進而使目標客戶產生認同感。
“太太口服液”是太太藥業生產的女性補血口服液,此品牌使消費者一看到該產品,就知道這是專為已婚婦女設計的營養補品。
同樣,我們蘇州本土的“陽澄湖大閘蟹”品牌,一看就知道是產于陽澄湖的大閘蟹,蟹肉肥美、膏體黃澄,聽名字就十分吸引消費者。
這樣運用目標法來命名品牌,對于獲得消費者認同具有強大的作用。
形象法
運用動物、植物和自然景觀來為品牌命名。如“七匹狼”服裝,給人以狂放、勇猛的感受,使人聯想起《與狼共舞》的經典情節。
運用形象法命名品牌,借助動、植物的形象,可以使人產生聯想與親切的感受,提升認知速度。
價值法
把企業追求的凝練語言,來為品牌命名,使消費者看到產品品牌,就能感受到企業的價值觀念。
如福建“興業”銀行,就體現了“興盛事業”的價值追求。北京“同仁堂”、四川“德仁堂”品牌,突出了“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藥商追求。
運用上述方法,建議凡是符合所設定方向的詞匯,無論長短、好壞、雅俗全部寫下來,越多越好。
然后對寫下來的名字進行組合、拆分、抽象、概括等等,反復嘗試,直到得到一些好讀、好記、又有一些含義的名稱。
0769-22990200
13560867378